0257、不敢接盘的国企-《烽火博物馆》
第(2/3)页
“柴油机厂是2006年投产的,12年以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,到了14年8月申请破产时,已经没有多少人员。而且它是私有企业,牵扯不到别的关系上,你去考察也不会遇到什么麻烦。”
“机械厂却不同,它在建国前就已成立,开始还挂着军字头。那年月,在咱们海城可牛得一塌糊涂。如果没有关系,连临时工都干不成。你一个毛头小子摸过去,不被别人拿棍子打出来才怪。”
海城机械厂是华夏国营企业的一个缩影,在建国伊始到90年代初期,那可是所有人都眼红的对象。
职工政治地位高,福利待遇好。
就是给个政府职务,也未必愿意换。
可这一切,在国家进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后,戛然而止。
原有的产品逐渐卖不出去,想要存活下来就必须竞争。
首要任务,是更新现有的生产设备。
但是国营企业的利润大半上交的,手头就没有太多的钱。
找上级伸手,批的款项又远远不够。
向银行贷款也是困难重重。
时间拖得越久,情况越糟糕,最后就只有破产一条路。
不过,这样的企业却没有多少人敢接盘。
比起破烂的厂房,更棘手的是那些职工。
机械厂在2004年改制以后,曾被多次拍卖。
但那些实地考察的人,却被机械厂的职工团团围住。
甚至还发生过,暴力冲突事件。
如此几次之后,收购者也谈虎色变。
许泰后悔的说道:
“这都是我的错,只看那个地段便宜,就把它买了下来。谁知道竟然是个烫手的洋芋,连昇荣集团都铩羽而归的地方。”
林起在很早以前就打过那儿的主意,还让牛火带领的拆迁队冲进家属区。
不过,他们忘了一件事。
这样的国营单位有太多的退伍兵。
就在拆迁队耀武扬威的时候,一桶桶开水从居民楼倒下。
混混们被烫得“吱哇”怪叫,乱成一团。
这时,那些手持木棍的职工,从角落里杀出来。
一场混战之后,还抓了二十来个“俘虏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