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4章 香港第一大家-《黄金耳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老张头,你多少年没来琉璃厂?忘了我们这几个老伙计了吧?”

    马老也看见张宗宪,调侃着,几个老爷子凑在一起,好好叙叙旧。

    “老弟,张老在香港圈里的地位和欧阳老爷子在琉璃厂一样!说是一言九鼎不为过,以后你去香港,咱们一起去多走动走动,好处多多。”

    吴天缘能感受到翟建民的殷勤,上次的事看来他也想尽力弥补,笑道:“老哥是张老的徒弟?”

    “我哪有那个福气!”翟建民大笑道:“老爷子可是我们经纪人的鼻祖,到现在还是活跃在圈里,经他手里不知道交流过多少重器。有一大半海外回流文物,都有老爷子的功劳。”

    这点也是吴天缘敬重张宗宪的原因,特别是支持拍卖,现在国内有钱多,不管出于什么原因,就算是投资,买了很多文物回国,这也是民间主要抢救文物的渠道。

    上一次帝王四宝认识的台湾黄玄龙,今天的翟建民和张宗宪,吴天缘也算在香港台湾两地有了领路人。有机会去看看,想想山下真有个宝藏在香港!

    盛世十二珍一共举办三天,第一天都是行家来捧场,然后就是玩家和游客,每天都是门庭若市。中国人对帝王的情结很重,一说起宫廷御制,就代表最高水平。

    只要是经过皇帝的手,价值几倍十几倍的翻,对帝王的审美很是追捧。天缘居和琉璃厂上了不少报纸的版面和头条,既锦绣万花谷后,又火了一小把。

    “你不准备弄给小型博物馆?”

    展览终于完事,吴天缘好好休息了两天,西林的事情告一段落。现在也知道被饕餮盯上,没办法,也只能见招拆招。

    “博物馆?我?”

    吴天缘看着孙中正,笑道:“太早了吧?现在手里才有几件?”

    “也不早,博物馆真要筹备最少也一年以上,各种手续,硬件设施,安保系统等等事情一大堆!主要是你小子捡漏的能力太强,我估计用不了一年就能有上百件,还都是重器,你考虑一下。”

    吴天缘心里一动,孙老这个提议还真有远见!这次盛世十二珍就提了个醒,虽然只是个小展览,只有十二件展品,但荣宝斋忙了好几天,就光安保就花了不少心思。

    欧阳老爷子事后都说,下次这事就算了,太累心。十二件重器,算算七八亿!真要有个闪失,他付不起责任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