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八章 不够-《混在1275》
第(3/3)页
李十一一直没怎么说话,直到施忠走了,方才慢悠悠地说道。
“这些日子,他与韦承宣在峒人各寨的声势逾加壮大,为他们所用的峒人,足有数千之多,遍布半岛各地,就连机宜司也要多赖他们的帮助,才能深入各国,取得消息呢。”
刘禹看了他一眼:“无妨,他们闹得越大越好。”
李十一不再多说,向他一拱手说道。
“属下有一事,请抚帅的示下。”
“但说无妨。”
“抚帅还记得那黄震么?”
“如何不记得,澄迈县丞,鞑子安插的细作,他的儿子还是本官的学生呢。”
这里府里发生的第一件细作案,刘禹当然不会忘了。
“正是,他加入了机宜司,被属下遣去了那一头,寻机打探一些消息,鞑子拿下占城之后,留下了一支新附军镇实,抚帅可知为首的将官是何人?”
“是谁?”
“原岳州兵马钤辖孟之绍。”
“孟之绍?”刘禹沉吟了片刻,疑惑地说道:“与孟先生有亲么?”
“他的亲弟。”
原来如此,孟拱留有三子,长子孟之经早逝,次子孟之缙走了文官路线,如果不是他的介入,属于很早就会投敌的那一批,老三也是武将,依然步了历史的后尘,所以说人要堕落,神仙都救不得。
“你想通过孟先生策反他?”
“此人把家眷留在岳州,机宜司可以做些事,让他投向咱们,再加上孟先生的相劝,相信他一定会知道该怎么选。”
李十一向他介绍了事情的进展,刘禹知道,在自己消失的那几个月里,这件事一定做得差不多,只缺最后一击了,今天就是他来做决定的时候。
“他手下有多少人?”
“五千新附军,大都是原本岳州的守军。”
“去做吧,只要他能弃暗投明,本官愿意给他一个机会。”
刘禹没有犹豫,孟之绍的五千人,算不了什么,可他的位置,对于未来的战事,是有很多好处的,更重要的是,这是机宜司第一次独立策划的行动,必须得到肯定和支持。
等到远征军回师,接下来就该轮到半岛上的元人了,无论是从邕州侧而进入大理,或者策反孟之绍,都是为接下来的行动做准备。
但这些,远远不够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