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九章 之鳖-《混在1275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鞑子主力越过临淄县城,溯渑水北上。”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成了,刘禹收到探子的消息,马上发出新的指令。

    “全军过河,把口子扎紧了,一个鞑子都不要放过去。”

    他的声音,被传音筒传向了四面八方,原本看着空荡荡的淄水东岸,突然间出现了大量的人影,这些人并不是衣甲鲜明的忠武军将士,而是从后方征调过来的民壮。

    无数人手将早已经藏好的木船一只只地架在河中,用铁链和木板接起来,近十五万人便沿着搭好的浮桥,将一车车的石料、木材、沙袋运过去,在空地上卸下来。

    更多的民夫按照事先的安排,从肘水、渑水两者相距最近之处开始修筑,这一段不过二十里宽,一旦筑成,将会进一步压缩战场的空间,将敌军包围在方圆不到二十里的一个三角形区域内。

    把战争变成一场数字游戏,最首要的就是针对敌人进行布置,宋人善守不善攻,元人想要野外决战,他们远道而来粮草有限,时间在我而不在彼,事情就变得简单了。

    这道二十里长的胸墙,不过是十五万民壮一两天的活,加上围绕在墙外的深壕,将成为元人骑军不可逾越的天堑,而有了这道防御,哪怕是从未上过阵的民壮,也能轻易地守住防地。

    在邳州军民万户、配金虎符怀都的心目中,宋人的主力已经近在眼前,这一带河网纵横,大、小清河、淄水及其支流,将益都到济南的分割成无数个形状各异的小块,因此,眼前的这个四方块算不得出奇。

    早在十多年前,他就在这一带打过仗,那是李璮叛乱,波及整个山东,从济南到益都,大小数十战,哪里能埋伏,哪里能涉水,哪里宜于驻军都还依稀记得,犹其是这一带。

    因此,当发现宋人并没有倚城为凭,而是溯渑水北上时,产生了一丝犹豫,在临淄县城停留了一会儿。

    道理上说不通啊,临淄县城虽然算不上坚城,可毕竟有城垣,有护城河,有完整的守备,就算没有守城的打算,也不应该完全放弃才对,他们是骑军,根本不会攻城,只要在这里驻上一支兵马,就能威胁自己的后路,这么简单的常识,宋人会不知道?

    然而,很快,前锋玉哇失所部就传来了确切的消息,在小清河附近,发现了宋人大军的踪影,步骑不下数万,被他们紧紧跟随的宋人主帅,亦在此军中。

    这一下,怀都再无疑惑,宋人背水列阵,已经犯了军中大忌,他们以步卒为主,而自己占据了机动,可打可走,如果这样还不能胜,也就不用再打了。

    唯一可虑的,就是此行没有后援,连同备马所携,也不过十五日的军用,他们连续行军三天,如果不能在十日内击溃宋军,取得他们的军需,就只能退却了。

    或许,这才是宋人的如意算盘吧。

    做为小清河的支流,肘水与渑水汇入其中的交点,相距还不到三里,从地图上看,就是一个三角的形壮,五万宋军步卒,背靠着河岸,排成了他们熟知的战阵,同时也为敌人所熟知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