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章 实验-《混在1275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匆匆赶到仓库门口,一个人影已经等在了那里,看样子等了不短的时辰,脚步下尽是烟头。

    

    “抚帅。”李十一远远地看到他,便是一拱手。

    

    “哪里的消息?”

    

    “南洋,爪哇人提前动手了,杨参谋请你的示下。”

    

    李十一将一个纸卷递给他,刘禹接过来一看,就知道这是原件,并不是新抄写的,上面是杨行潜的笔迹,密密麻麻的小字写了好几张,将近一个月发生的事情全都述说了一遍。

    

    战事的进程还在计划之内,唯一的变数就是爪哇人登陆苏岛,大有与宋人争夺领土的架势。

    

    “这不是请示,只是汇报。”刘禹将纸卷递还给他:“你的人用了几天返回的?”

    

    “七天,还是顺风顺水的情况下。”

    

    “太赶了,会死人的,以后那边的一切,让他们酌情处理,不必请示,本官只要结果,当然,形式有变,他们担心三个月的时间不够,没有问题,可以随机应变,战场形势,瞬息万变,等到送回来再处理,黄花菜都凉了。”

    

    形势的发展,之前的通讯手段已经落后了,他急着普及电力就是为了上大功率电台,如今看来,这件事可以提前进行了,以免再出现这种情况。

    

    想归想,事情还得一步一步来,南洋多岛屿,许多岛上根本就没有人烟,在那里建立一个中继台,利用风能或是太阳能,达到免维护的目地,是一早就在他脑子里的计划,毕竟就算水电站建成了,也不可能输出到海外去。

    

    因此,打通南洋航道,建立一条更短的航线,莫过于姜才所走的海路,从琼州出发,穿过南海和诸岛,在加里曼丹岛上取得一个立足之地,做为船队的补给港,相应的,无线通讯再加以覆盖,最后一直通到新取得的苏岛等地。

    

    这个时空的电磁干扰,几乎可以忽略不计,可以让无线电波,肆无忌惮飞越重洋,除了通讯,还有电台这种收拢人心的大杀器,能极大地缓解远征官兵们的思乡之情。

    

    将计划在脑子里过了一遍,刘禹拉开车门,踩下油门,巨大的车头发出野兽般地轰鸣,猛地向前窜去。

    

    (本章完)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