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三章 应对-《混在1275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  “陈与权意欲如何,暂且不论,你有何打算?”

      “圣人松了口,我等还须趁热打铁,明日请岳丈再入宫一趟,不要催促迁都的事,只聊乡野趣闻,稳住了宫里,不生出变故,别的事情才好进行。”

      叶梦鼎摇摇头:“若只是你说的用处,老夫去不合适,圣人只怕见都不会见,反而不好,这样吧,让筠用的母亲进宫,就以谢恩的名义,她口舌伶俐,应当能与圣人聊得来。”

      刘禹的眼睛一亮,的确,他的那位新晋岳母才是最合适的人选,首先理由充份,不会显得过于刻意,其次她们都是女人,新夫人是从侍妾的位子上升起来的,察言观色侍候人应该没有问题,再说了,哪怕就是看在璟娘的份上,谢氏也不会为难她的生母。

      “老夫来猜一下,接下来,你是否要说动在京官员和各部衙门,他们只要做出一个搬迁的动作,哪怕什么都没开始,等风声传到圣人的耳中,也会促使她跟着动起来?”

      刘禹微微颌首:“宫里一动起来,又能反过来促使朝堂各部?只要造成既成事实,陈与权不认也得认,毕竟他为相日时尚浅,还达不到贾平章的那种高度。”

      孟之缙接着说道:“宫里、朝堂都要走了,城中的官宦人家哪里坐得住,他们一动,跟在后头的缙绅富户便少不了。等到有钱人都跑了,良家子和普通百姓,就会心生恐惧,这时候,官府再出面安抚,将他们分别疏散,走与不走,便没有选择了,好一招打草惊蛇。”

      “好一招釜底抽薪。”

      叶梦鼎也饶有兴致地附和了一句,某人现在脸皮已经练得相当厚了,普通的恭维哪里打动得了他,闻言不过略一摇头:“事情没有这么简单,现在的当务之急是,元人还能给我们多少时间?”

      “忽必烈既然有意临安府,就不会在独松关下耗上太久,一旦攻关不利,他定会徇别路突破。”

      “你是说安吉州?”

      孟之缙掌着兵部职方司,对于两浙的地形自然不陌生,独松岭下就是湖州境内,也就是他嘴里的安吉州,宝庆年间降了级,不过习惯上还是称湖州的多一些。<>

      “知安吉州赵良淳是赵子直曾孙,素有才具,元人入境的消息,他也传回了京师,且已经紧闭四门,看情形应当不会出降,或许能为京师争取到几天。”

      “那咱们就以三天为限,从明天开始,一个时辰都不能耽误。”对于叶梦鼎的判断,刘禹深以为然,一般来说,只要守将没有出逃或是投降的打算,再差的城池,守上三天是完全没有问题的,之所以定得这么死,是因为他对独松关没有把握。

      苏刘义只有两万五千人,几乎全都是新兵,元人肯定倍于此数,从昨天算起,他只要前者在那里撑上五天,这就是最低标准了。

      “就三天,明日里老夫会去拜访一些旧属,六部诸监诸院应该会有效果,孟贤侄,兵部各司就交与你了,筠用,家则堂那里,你去,他是副相,陈与权也节制不了,有他在,政事堂就不会全然毫无动作,而政事堂的风声,是圣人最为看重的。”

      “至于你,子青”叶梦鼎说到这时,故意停顿下来,只拿眼瞅着他。

      “小婿明白,明日,某去谢府,谢升道的跟前,还是说得上几句话的。”

      谢堂是枢府同知,在最近另一个主官朱祀孙消极怠工之后,几乎可以说一言而决,刘禹相信,让他做做样子,并不是什么难事。
    第(2/3)页